8月30日,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2023年度“澳门青年学者计划”获选结果,全国共资助30人,我所青年教师李婧媛成功入选。这是自2019年我国实施“澳门青年学者计划”以来,我校人才第四次获批该计划。

李婧媛,女,2010-2014年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,2014-2019年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攻读空间天气学博士学位,师从吕建永教授。主要从事太阳风-磁层-电离层-中高层大气耦合、空间天气与气象气候的关系研究,在GRL、JGR-space physics、JGR-atmosphere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篇,其中一作或通讯9篇,申请应用型专利1项;主持国家自科基金1项,参与国家重点项目1项,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;曾获第二届CCGG青年优秀论文等奖项。
2023年8月入选“澳门青年学者计划”,未来李婧媛将跟随澳门科技大学张小平教授,从事为期两年的“高能粒子沉降对中高层大气的影响”研究工作。

谈及跨界的选择,李婧媛笑言出于一个偶然的契机,亦是兴趣使然。
“一次偶然的机会,有幸参加了学校举办的一场空间天气的科普讲座,使我首次接触到了‘空间天气’这一全新的概念。遥远太空中的太阳,并不像我们肉眼所见的那么平静、祥和。这看似平静的背后是各种各样的剧烈活动,这些活动给地球磁层、电离层、中高层大气、卫星运行,乃至人类健康都带来了严重影响和危害。这场精彩的讲座给我推开了‘空间天气学’这扇大门。”

后来,李婧媛加入了吕建永教授团队。在吕老师的悉心指导下,李婧媛逐渐从“入门小白”蜕变到“学术达人”,随后还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大气研究中心(NCAR)进行深造,并结实了良师益友王文斌老师。
很多人一提及“博士”会不由自主地与“聪慧’、‘天赋’等一系列溢美之词挂钩,而李婧媛自认为不是“天赋型”选手,而是一名“勤奋型”选手,“我始终坚信‘步步前行,日日不止,自有到期,不必计算远近而徒长吁短叹也’”,李婧媛如是说。

空间天气研究所团队
百尺竿头更进一步,希望我所成员今后能为空间天气做出更多的贡献!
报道转载于大气物理学院官网